文/常務副總裁 高全利
關內生豬產業化華東區總監 高亞飛
可能沒有多少人能夠預見到,飼料行業這兩年會再一次風生水起地迎來了高增長,更加奇特的是,這一輪增長的主力竟然是飼料行業的頭部企業:從新希望到海大,從大北農到禾豐,從南到北,自東往西,各地領軍企業幾乎毫無例外地實現了超出預期的增長。
此輪的增長型企業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工廠的設備設施條件比較好,產能充沛,尤其是具備顆粒料和散裝料的加工制造及運輸能力。
二是工廠的生物安全防控管理比較嚴格,具有阻斷非瘟病毒傳播的基本條件。
三是規模優勢明顯,既能保障供應,又具有成本優勢。
四是具有同規?;B殖企業合作的技術與資金能力。
五是有與影響力較大的企業成功合作經驗作為背書,并且對方滿意度較高。
顯而易見, 此輪的行業性增長并不是普惠性的,而是強者更強,弱者衰退。因為這一輪飼料業的總體性增長是由規?;B殖場和產業集團快速成長帶來的,雖然新冠和非瘟促進了這一進程,但是并沒有改變發展的根本趨勢。并且,在飼料業大企業快速增長的同時,他們不約而同地加快了進軍養殖業和食品加工業的步伐,這是為什么呢?
一 、中大型飼料集團企業進入養殖領域發展是大勢所趨
一是產業鏈的轉型期創造了上下游企業相互進行融合發展的大機遇。
二是行業的整合期引發了飼料集團企業走出去的原動力。
三是養殖業的提升期為飼料集團企業進入提供了大平臺。
四是國家對環保及食品安全的重視給飼料企業的進入鋪平了道路。
五是資本的強勢介入為飼料企業的強勢拓展提供了“彈藥”。
六是養殖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及階段性良好的回報率產生了“誘惑”。
二 、中大型飼料集團企業持續發展飼料業務是戰略選擇
在中國,飼料業務仍然是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業務,并且在未來10年內,頭部企業有著難得的機遇;飼料業務仍然是具有穩定的、較好的利潤貢獻的業務;對于新進入養殖業的飼料集團企業,飼料業務將繼續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飼料業務正在進入更加有利于頭部企業的階段;養殖業的轉型升級為飼料行業的變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非瘟等疫病的流行為飼料的供應方式及客戶的選擇標準創造了新的原則。
三、中大型飼料集團企業融入養殖業是成長與發展之道
應該說,從事養殖業是飼料企業融入養殖業最佳途徑,但不是唯一方式。首先,從事養殖業并不僅僅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是為了提升自身對服務對象的理解能力,增強服務力和產品競爭力。其次,從事養殖業并不是飼料企業的最終目的,以養殖業為平臺和跳板,進入食品業,并且成為具有超級競爭力的產業化一條龍的食品集團,才是它們的真正目標。再次,從事養殖業是飼料企業厚積薄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的重要選擇和方向。最后,從事養殖業是飼料企業自我升維的主要途徑和方式。
四、中大型飼料集團企業賦能養殖是飼料業務生存之道
對養殖業而言,其核心工作是“養”,包括“營養管理”和“飼養管理”。而飼料企業的價值實現之路則是:營養合理的產品以及最佳的飼喂方案。
表面上,飼料企業的職責是賦能養殖業,而實現這一途徑的最有效方法則是通過深度融入養殖過程,反向賦能飼料企業的技術與生產能力。從散戶時代到規?;B殖場時代的主要差別是:飼料企業從“相對標準化產品+差異化營銷+簡單服務”進化到“差異化產品+標準化營銷+貼身服務”。從指導客戶正確地使用好產品,發展到真正理解好客戶,拿出有效解決方案,證明自身價值。
對于當下飼料行業而言,擁有全球最大養殖總量的中國產生幾個世界級的飼料巨頭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是必然的結果。但是能否開創全球飼料企業發展模式的新時代,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考驗。目前中國所有的頭部飼料集團企業中,即便是各省的區域性領頭企業,幾乎再也找不到只是單純生產和銷售飼料的企業了。產業鏈內上下游企業都在縱深發展自己的業務領域,最終都是一個目標,打造全產業鏈的農牧食品集團。
飼料業仿佛是銀河系里的地球,既在自轉,又在公轉,也有月球的陪伴。飼料企業有著自身的定位和地位,隨著產業鏈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地改變著發展模式。同時飼料業與養殖業有著“主輔”關系,既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邏輯關系,又休戚相關、榮辱與共地協同發展。因此,飼料業只有融入養殖業,才能夠在廣闊天地中大有作為。
養殖業是食品業的原料基地,肩負著保障供應和食品安全的重任。飼料業只有立足養殖業,放眼食品業,才不會迷失方向,并且還需要把握節奏,跟上養殖業的發展步伐,才能擁有未來。